关于全国艾氏分修族谱统一字辈的数字化方案设想第3稿 一、设计目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族谱的数字化,用相关数据库软件进行管理,便于检索、查询,实现网络共享,让全国艾氏每人拥有一个“艾氏身份证”,真正实现艾氏大团结。 二、设计理念:①尊重历史;②面向未来 三、设计依据:①艾东尧先生著《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 ②中国省份名称从A~Z排列表 四、(依照“已故”与“在世”,本设想方案分为两个分方案) 分方案(一)(适用于已故宗亲,旧谱简体字化、数字化) 示例及各段数字含义: 第四世 | 艾廷杰:官北平刺史, 生子四:艾炳、艾焕、艾炜、艾烨 | |
艾廷杰:13 01 04 047 004 01 000001 上面20位代码的相关含义如下: 13:河南省 01:汉族艾姓 04:艾孔起源祖(不清楚的以00为代码,下同) 047:艾孔起源祖第47世 004:河南谱序第4世 01:男(女性为02,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有女性艾氏入谱) 000001(当地分谱男性累计第1人,若为000103,则表示男性累计第103人;若后七位数为02000098,则表示女性累计第98人) 五、分方案(二)(适用于在世宗亲) 示例及各段数字含义(仅示例数字代码) 艾炎林: 15 01 04 092 038 002 01 000008 上面23位数字代码各段的相关含义如下: 15:湖南省 01:汉族艾姓 04:艾孔起源祖(不清楚的以00为代码) 092:艾孔起源祖第92世 038:湖南省临湘市谱(1993年谱)第38世; 002:全国艾氏联修第2世(如001表示全国联修第1世(全国统一字辈待定,暂用数字表示,即可实行全国联修,今后全国统一字辈确定好后,按数字顺序对应即可),即当地在世宗亲的最高字辈为001,第2高字辈为002,即表示全国联修第2世,依此类推。若这样数字化辈份,则原来各地方的辈份仍然不会乱套。若是散户且辈份不清楚的,可与就近地区族长商讨,依年龄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辈份。全国艾氏联谊会可以研讨,然后确定一个全国艾氏联修起始日,如2018年1月1日,以区分“在世”与“死亡”。) 01:男(女性为02,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有女性艾氏入谱) 000008:(当地分谱男性累计第8人,若为000103,则表示男性累计第103人;若后八位数为02000098,则表示女性累计第98人) 六、详细编码说明: ⑴下面是各地域数字代码: 01安徽省、02澳门特别行政区、03北京市、04重庆市、05福建省、 06甘肃省、07广东省、08广西壮族自治区、09贵州省、10海南省 11河北省、12黑龙江省、13河南省、14湖北省、15湖南省、16江苏省、17江西省、18吉林省、19辽宁省、20内蒙古、21宁夏回族自治区、22青海省、23陕西省、24山东省、25上海市、26山西省、27四川省、28台湾省、29天津市、30香港特别行政区、3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32西藏自治区、33云南省、34浙江省、35~(预留数字代码) ⑵艾姓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个民族融合体。综合各部姓氏辞典、有关史书、典籍和各支艾氏宗族族谱的记载以及艾姓人士在电子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县志办提供的信息,以及本人实地调研获得的信息,概括起来,艾姓分为三大类,一是汉族艾姓(01),二是少数民族艾姓(02),三是外来民族艾姓(03),不断研究确认后增补的(04~09等等),其他还不清楚的(00) ⑶汉族艾姓(01): 汉族艾姓起源有:汝艾(01)、江西修水第一任艾侯(02)、河南汤阴艾国最后一任艾侯(03)、艾孔(04)、庆忌公(05),不断研究后增补的(06~09等等),是汉族但起源不清楚的(00) ⑷少数民族艾姓(02): ……从上述各支艾姓起源可以看出,艾氏/艾姓不是纯粹的汉族同胞,还有鲜卑族(07)、回鹘族(今维吾尔族重要族源之一)(08)、回族(09)、瑶族(10)、彝族(11)、滿族(12)、蒙古族(13)、土家族(14)、苗族(15)、侗族(16)、柯尔克孜族(17)、布依族(18)、锡伯族(19)、白族(20)、哈尼族(含爱尼族支系)(21)、拉祜族(含苦聪族支系)(22)、佤族(23)、傣族(24)、布朗族(25)、仡佬族(26)、壮族(27)、朝鲜族(28)等22个少数民族(预留29~34为其他未发现少数民族) ⑸外来民族艾姓(03): 犹太人(35)、意大利人(36)、捷克人(37)、波斯人(38)等(39代表其他) ⑹最近三代由其他姓改为艾姓的(04) (下级代码可从40~49中选) ⑺迁出分散在外国的艾姓(05) 韩国(50)、朝鲜(51)(其余的国度下级代码可从52~59中选) 其他还不清楚的艾姓(00) (下级代码为00) 总之,此方案旨在提供一个总体框架,由于有预留数字,因此不影响艾氏文化的后续研究与补充;由于全国统一字辈工作量大,故可以只从在世宗亲开始,分小区域编码后,一点一点地上传至统一机构。 以上所述仅仅是我个人抛砖引玉的假设,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贵州毕节的艾景光(国景)宗亲、湖北监利的艾金垓宗亲,他们都认真研读了我的第1、2稿,都给我提出了很好的质疑,并且诚恳建议我修改完善前面的设想;同时,我也要衷心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设想的宗亲们!祝你们生活愉快!事业有成!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坦渡镇艾孔起源祖后裔艾炎林谨撰 201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