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艾氏寻根再添新课题
吉林耄耋宗亲展示尚文公超长家谱挂画 中华艾氏宗亲网消息 5月1日,和煦的春风伴随着尚文公后裔聚散地辽宁凤城,隆重而热烈地迎来了迁居吉林通化已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尚文公第13世孙、年事已达84岁高龄的立君宗亲,更是这位宗亲携带着珍藏多年的家谱挂画以及老版本的《艾氏家谱》,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开始了阔别祖上整整130年后的认祖归宗。
耄耋之年的立君宗亲,福体安康,步履康健,满面红光,不顾旅途劳累,下车伊始就和家人投入到寻根问祖的氛围中。
在辽宁省凤城市,从未见过立君宗亲容颜的尚文公第13世孙立振宗亲正在住院疗伤,闻讯后此事后,全然不顾自己行动不便,委托朋友跑前跑后提早安排好宾馆饭店等,迎接本家宗亲的到来,举杯盛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
据了解,这位多年寻根问祖心切的立君宗亲,生有四子。在一个月前曾率领长子、四子驱车来过凤城,苦于没有联系上凤城宗亲,寻根中断,不得不悻悻而归。回到家中的立君宗亲及其家人始终念念不忘那次遗憾的旅程,最终通过《艾氏宗亲网》和寻根问祖QQ群结识了全国宗亲联谊会东北分会会长向群等,父子当即决定利用五一再次重访故里。
在宗亲聚会下榻的凤铁宾馆,立君宗亲和同来的两个儿子云厚、永厚一起为大家展示了自己珍藏、供奉几十年的家谱挂画。这是一幅至今罕见的尚文公家谱挂画,高1.55米,宽1.05米,尽管年代久远字迹还是清晰可辨。立君宗亲告诉笔者,这幅家谱挂画原本不是他家的,是当年本家一旁支宗亲清理家务准备将其遗弃掉的时候,父亲见其不舍很可惜便将其收藏起来珍藏至今。立君宗亲说,他记得自己六岁开始的时候,家中便将此年年祭祀、供奉,到如今已达近八十载春秋。
在这幅堪称巨幅的家谱挂画中,笔者发现内容不知为何与辽东许多尚文公家谱挂画有所不同:始祖无误。令人费解的是本应为三始祖的为何标记成二世祖?是笔误?还是什么原因。尤其关键的一点是,辽东宗亲手中包括谱书都在记载尚文公只有兄弟二人,但本挂画却出现三人,即尚文公、尚高公、尚斌公,哪个正确?从家谱挂画字面分析,按国人家谱挂画人名排列顺序,左侧的应自左至右,右侧的自右至左。尚文公及王氏怎出现在左侧第一位,相继出现在左侧第二、三位的是尚高公和尚斌公。令人费解:尚文公难道会是长子?假如从右往左念,难道尚文公是三子?
反之,在诸多宗亲手中(包括立君宗亲所带)谱书中,同样都是一个记载:始祖艾端 玉 生 继 礼仁智义道;
艾继仁 生尚高遗留济南 文自大清定鼎慕天子之光 而迁居辽东即我艾氏之本源焉
按国人行书竖文排版自右至左习俗:尚高为长尚文为次,三尚斌咋不见显示,为何?
《谱书》中记载显示:尚文公娶妻有二,即郭氏、程氏。可家谱挂画显示只有王氏,为何?
值得可惜可贺的是,吉林宗亲不虚此行,在宽甸全厚等诸多宗亲的帮助下,立君、云厚、永厚父子终于实现了百年来认祖归宗的夙愿:实现了家谱接续,即:艾吉年—艾宁-艾成风--艾广、 艾小八(艾全)、艾小三(艾公)哥仨一起到通化建艾家大院的事实。
与此同时,同样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当笔者提议准备在第三届全国宗亲联谊会推荐云厚宗亲为吉林片区理事时,66岁的云厚宗亲愉快的答应了,并表示他了深深地谢意。 (供稿 艾向群)
|